六階十次第
1. 慚、愧、不放逸
2. 恭敬、順語、親近善知識
修行第一步:準備資糧。猶如行道要先備資糧,修行的資糧就是要具備相應的心行品質,成為一位人間的善男子、善女人。

【相應經文】
3. 樂見賢聖、樂聞正法、不求人短
4. 生信、易教、勤奮
然後進一步從善向正向的生命質地,趣向解脫的正行,這就一定要聽聞正法,培育智慧,而能夠「聞法生信」,具足修學的根本知見。心地善良又具足理性、理智,這就是修行的基本資糧。

【相應經文】《SA346》《SA93》《SA95》《SA769》《SA927》《SA929》
5. 不掉、住律儀、學戒
6. 不失念、正知、住不亂心
修行需要有清淨穩定的心,才能進一步觀察生命經驗,所以先要藉由五戒十善、六根律儀等方法,讓心不掉動,然後培育正念、正知,讓心安住不亂。

【相應經文】五戒十善《SA281》《SA874》《SA1039》《SA1044》// 律儀《SA277》《SA279》《SA281》《SA1165》// 信行法行《SA61》// 四攝《SA688》
7. 正思惟、習近正道、心不懈怠
有安住穩定的心,就能進一步如實的觀察生命經驗的發生。

【相應經文】《SA284》《SA285》《SA287》《SA302》《SA379》《SA389》《SA390》《SA393》《SA404》《SA407》《SA436》《SA498》《SA609》現法苦集《SA913》《SA977》
8. 不著身見、不著戒取、度疑惑
經過內寂其心,讓心安住穩定,進一步對生命經驗做如實觀察,才會發現生命的真相──見道。

【相應經文】《SA23》《SA37》《SA262》
9. 不起貪、恚、癡
10. 斷老、病、死
見道以後才能依於正見真正開始修道,逐步的離貪斷慢,走向究竟苦滅的一乘菩提道。

【相應經文】《SA259》《SA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