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 本在空間 | 12 月 2, 2022 | B1.佛法與你
別為昨天哭泣,莫為明日擔憂 快樂和成功生活的祕訣是:專注在當下該做的事上,不要為過去遺憾,不要為未來憂懼。不要為昨日的憂傷、失誤和不幸哭泣,因為我們不能再回到過去去改變或消除它們,那只是對過去的苦惱再次苦惱,只是增加自己「顛倒而無謂的」負擔;同樣的,不要為還未發生的事害怕、焦慮和擔心,那只是把未來的苦惱提前苦惱,也只是增加自己「顛倒而無謂的」負擔。 昨日已消逝成腦中的記憶印痕,明日也只是腦中的幻想願景,我們唯一能掌握的就是現在。讓自己確實地生活在今日當下,這樣每個昨天都能讓我們的今天更加充實,也才能真的讓我們每個明天都充滿希望。...
來自 本在空間 | 9 月 26, 2022 | B1.佛法與你
3.是心是天堂,是心是地獄 對失眠的人來說,夜是漫長的,對疲倦旅人來說,路是長遠的,對不知真相的人來說,生死輪迴路迢迢。~~《法句經60偈》 這個世間可以大分為五種的存在界面,人不是一定再生為人,地球也不是宇宙中唯一可住人的地方,但是再生都不出這五種存在界的其中一種。這五種存在界,天、人界是較快樂的,稱為善界,地獄、餓鬼、畜生界是痛苦的,稱為惡不善界。...
來自 本在空間 | 9 月 18, 2022 | B1.佛法與你
2-2.佛法藉智慧穿透輪迴 前面一開始就提到轉世和再生,這兩種的根本差異在於一種是有永恆主體的輪迴,一種是只是因緣變易而沒有主體在輪迴,接著我們也談到三種藉由功夫穿梭輪迴,這些都是對於輪迴的不同角度或面向的認識。...
來自 本在空間 | 9 月 8, 2022 | B1.佛法與你
先提醒您一下,為了方便區分種種輪迴的觀點說法,請您先理解我們關於輪迴、轉世與再生的不同定義,以免閱讀過程產生混亂。轉世、再生與輪迴是指同樣的意思,但我們為了區分『靈魂的輪迴(有主體)』與『無我的輪迴(無主體)』,特將『靈魂的輪迴』稱為『轉世』,『無我的輪迴』稱為『再生』,而輪迴則是一般的通稱。...
來自 本在空間 | 9 月 4, 2022 | B1.佛法與你
2-3.禪觀 藉由橫向整合的向內凝聚和縱向整合的專精持續,心力凝聚平靜而開放覺察,斷除了內心一些負向的障礙(五蓋),我們就能夠對生命更進一步深入的觀察思惟。一個人只有修習禪觀、自我觀察,發展出「如實正觀」的智慧,明見事事物物的真實本質~~無常、苦、無我,才能夠真正徹底的斷除苦惱,讓生命來到『全方位的整合』。...
來自 本在空間 | 9 月 1, 2022 | B1.佛法與你
有人主張「人性本善」,有人主張「人性本惡」,相信您也曾經選邊站過,可是其實,這是沒有辦法探討也沒有辦法確認的哲思的議題,佛法稱之為無記,為什麼呢?因為沒有什麼東西是固定不變的,所以沒有所謂的本來是善還是惡的問題,就只是在不同因緣當中會有不同的呈顯。很多人說「我的個性就是這個樣子」,其實只是我們不想改變自己而已,因為沒有誰的個性是固定不變的,而且從來就沒有固定不變的個性,個性只是對一個人的生命特質的方便說法而已,事實是~~每個人的內在都有很大的成長、開拓和自我充實的潛能與空間。...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