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優波婆那尊者對世尊說:「大德!人們說『法』是直接可見的!『法』是直接可見的!大德!什麼情形『法』是直接可見的、即時的、請你來見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親身體驗的呢?」
「優波婆那,一位比丘眼見色境,覺知色境且覺知對於色境有貪著。當他『自身內對於色境有貪著』,他了知:『我的自身內對於色境有貪著。』優波婆那,這樣,『法』就是直接可見的、即時的、請你來見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親身體驗的。

優波婆那,再者,一位比丘耳聞聲境……。優波婆那,再者,一位比丘鼻嗅香境……。優波婆那,再者,一位比丘舌嚐味境……。優波婆那,再者,一位比丘身覺觸境……。優波婆那,再者,一位比丘意知法境,覺知法境且覺知對於法境有貪著。當他『自身內對於法境有貪著』,他了知:『我的自身內對於法境有貪著。』優波婆那,這樣,『法』就是直接可見的、即時的、請你來見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親身體驗的。

優波婆那,一位比丘眼見色境,覺知色境且覺知對於色境無貪著。當他『自身內對於色境無貪著』,他了知:『我的自身內對於色境無貪著。』優波婆那,這樣,『法』就是直接可見的、即時的、請你來見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親身體驗的。

優波婆那,再者,一位比丘耳聞聲境……。優波婆那,再者,一位比丘鼻嗅香境……。優波婆那,再者,一位比丘舌嚐味境……。優波婆那,再者,一位比丘身覺觸境……。優波婆那,再者,一位比丘意知法境;覺知法境且覺知對於法境無貪著;當他『自身內對於法境無貪著』,他了知:『我的自身內對於法境無貪著。』優波婆那,這樣,『法』就是直接可見的、即時的、請你來見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親身體驗的。」

*** 🌱 *** 🌱 ***

~~以上《相應部35相應70經》(譯文參考志蓮淨苑及莊春江老師工作站;可參見《雜阿含215經》)

🔵學習分享:

在《相應部47相應11經》佛陀說:修四念處就能調伏世間貪憂而住,心離染污,當下解脫,成大丈夫。而本經就是佛陀教導我們在六觸入處修習四念處的實用方法~~
①在六根對六境的當下,要念住於境界同時覺知對於境界內心有貪或無貪(即依四念處禪法,現觀此有故彼有,不是思惟此有故彼有)。
②這樣你就會發現『我自身內對於境界有貪或無貪』,並且如實了知:『我的自身內對於境界有貪或無貪,不是境界的問題,有貪無貪都是我自己內在的事。』」
③能這樣──在六根對六境的當下,覺知境界同時覺知對於境界內心有貪或無貪,並如實了知:『我的自身內對於境界有貪或無貪,不是境界的問題,有貪無貪都是我自己內在的事』──那麼,你自然不會怪外界,自然能轉起正法輪調伏世間貪憂而住,心離染污,當下解脫。

所以佛陀說:能這樣,『法』就是直接可見的、即時的、請你來見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親身體驗的。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