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是心是天堂,是心是地獄
對失眠的人來說,夜是漫長的,
對疲倦旅人來說,路是長遠的,
對不知真相的人來說,生死輪迴路迢迢。~~《法句經60偈》
這個世間可以大分為五種的存在界面,人不是一定再生為人,地球也不是宇宙中唯一可住人的地方,但是再生都不出這五種存在界的其中一種。這五種存在界,天、人界是較快樂的,稱為善界,地獄、餓鬼、畜生界是痛苦的,稱為惡不善界。
佛法教導的是緣起的法則,也就是~~無論善或惡,任何的果報都是有相應的因緣而發生。一個身負惡不善業的人,當下生命是暗黑、緊縮、沉重、下陷的,不是這樣嗎?所以當然會再生到相應那樣生命質地的地獄、餓鬼、畜生這些界面,而且也必須要等到他消除惡行、多行善業轉變生命的因緣,才能離開惡界;相反的,一個常常止惡而行善的人,他的心一定就是光明、鬆坦、喜樂、上升的,你沒發覺嗎?所以當然就能再生為相應那樣生命質地的人、天善界,甚至有機緣進一步生起智慧趣向解脫,即使他還不具足覺悟的因緣,這樣的生命因緣就能遇會到較多善美的事物,這不是這現實人間的真相嗎?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有什麼外在的力量在決定的,就只是我們身心運作的法爾如是的因緣機制,換個方式來說就是~~是我們自己依著自己的行為而審判自己,是自己送自己上天堂,自己押自己下地獄。
天堂、地獄就像其他所有緣起的現象一樣,都是無常變化的。因此,一個人不會因為做錯了事,就永劫受苦不得超生,也不會因為做了善事,就永劫享樂不復沈溺。但是,不管是善或不善的因緣業報都還是會在生死的圈圈中一再輪迴升沈,因為只要沒有覺悟的人,在這複雜的生命因緣當中,都還是有可能因為一念的痴迷不善而又淪落於惡界受大苦煎熬,只有覺悟生命真相的人才有可能不再迷惑淪落惡界,而真正走在善向正向的生命道路上。一個人只有覺悟真相,然後不斷淨化自己的生命,最後成就圓滿智慧、自證涅槃,才能永遠停止輪迴受苦。所以關鍵在於~~這個當下,我們是為自己生命引入善向正向的因緣還是錯誤不善的因緣,就這樣而已。
其實,不是只有外面的天堂和地獄,在這個世界裡就有天堂與地獄。我們觀察自己內在和外在之間的關係就可以發現~~當一個人遭受極度痛苦或被憤怒、仇恨給淹沒,那他就身陷地獄了;相反的,當一個人浸潤在生命的喜悅中或想到美麗清淨的事物,那他就身在天堂了。
是心是天堂,是心是地獄,如果不是心靈情境或質地,那什麼是天堂和地獄呢?
4.自殺是痛苦的解脫嗎
任何人都無法
在無邊的虛空中、大海及山林中
找到一個逃脫他惡行果報的地方。~~《法句經127偈》
意思就是說,沒有人可以逃得了自己行為的後果。首先,佛教的第一條戒律就是不殺生,自殺就違犯了戒律;再者,自殺是忍受不了痛苦而一時衝動下的選擇,所以是愚痴的知見和錯亂的行為,其實這只是讓自己苦上加苦,也只會讓自己的生命雪上加霜,所以其實你自己也很清楚~~生命的苦不是自殺就能解決的。但是,生命的苦是有出路的,只要您願意開始學習就一定能來到這一方安樂的園地,從平常生活中開始學習~~在人生際遇中學習平靜以對,從生命的苦難裡汲取智慧,藉由這樣的善的因緣,改變錯誤知見與行為等因緣,這才是滅苦的正確之道。
因此,一個人若不學習智慧、增長美德善行,來改變錯誤知見和行為,不只是不能滅除現實人間的苦惱,就連自殺後,還是會因為愚痴和錯誤行為的慣性再生到不好的現象界中,直到他從中得到覺醒並培養出修學善行與智慧的堅定意志。
一個內心平靜清淨的人不會用自殺的方法來解決問題,藉自殺來逃避痛苦和不幸的人,只會招來更多的痛苦和不幸,而一個帶著迷亂、怨恨的心離開世間的人,也不太可能再生到一個比現世環境更好的地方。
5.緣起沒有公平不公平
佛陀覺悟緣起,緣起說明了人間種種貴賤、貧富、智愚、成敗等不同現象,比如:為什麼某人富有、健康、聰明或成功,而某人卻貧窮、多病、智能不足且失敗?緣起說明了為什麼同一家人在個性、性向及才能上會有不同?緣起也說明了為什麼有人擁有特殊的能力?以及為什麼我們第一眼看到某些事物或人的時候,會產生直覺的好惡?但是,一般人把這些說得好像有什麼玄妙神秘的力量在決定或影響,其實就只是因緣緣生、因緣緣滅,就只是生命身心運作的法爾如是的因緣機制而已。
有些人看到好人受苦、惡人卻享榮華富貴,因此就埋怨老天,或者就說佛法講的因緣果報不公平,其實是他們一廂情願的以為好人不該受苦、惡人不得享榮華富貴,這是一般宿命因果論者對因緣果報的錯誤認識,也是對佛法的一種錯誤理解,佛法是講緣起的因果論而不是宿命的因果論,佛法的真實價值也不在於能讓人間得到那種一廂情願的公平,也就是說,好人會有好報,但不是好人就不會受苦,壞人會有惡報,但不是壞人就不會享樂,那些人說「好人為何受苦或惡人為何享樂」,這是不了解真正緣起的道理,而從自己貪心、瞋心投射出來的自以為是的想法與質疑,只是有些人被煩惱蒙蔽,自以為這些想法是真實的而已。
善人有當下善的因緣而為善人,善的因緣也必會有相應的善報。同樣的,好人受苦也是有他之所以受這個苦的因緣,因緣法爾如是,沒有所謂好人為何受苦。另外,也不是受了苦那個因緣就本利還清而抵消了,除非他從苦中學習,生起智慧,種下善向正向的因緣,而錯誤知見與行為等受苦因緣消失,否則那個苦的因緣還會繼續轉變下去。
惡人有當下惡的因緣而為惡人,惡的因緣也必會有相應的惡報。同樣的,惡人享樂也是有他之所以享這個樂的因緣,因緣法爾如是,沒有所謂惡人為何享樂。當然,也不是一受樂那個因緣就銀貨兩訖而抵消了,除非他被樂沖昏頭,邪亂迷思,種下負向不善的因緣,而正確知見與行為等享樂因緣消失,否則那個樂的因緣還會繼續轉變下去。
簡單的說,好人受苦,必有他受到苦報的因緣,好人的善因緣必會有他相應的善報;惡人享樂,必有他享受樂報的因緣,惡人的惡因緣必會有他相應的惡報;但是所謂善惡不是一般道德認知的那種善惡,而是說善的因緣會帶來利益安樂,而惡的因緣會帶來損害苦惱,這才是緣起法所說的因果正理。
所以究竟真實而言,沒有所謂的公平不公平,通常一件事情符合自己理念或期待,我們就說是公平,一件事情不符合自己理念或期待我們就說是不公平,其實公平不公平當下只是發生一件事情,只是因緣當中的一個發生,公平不公平是因為我們不知不見因緣而加上去的自我的評斷而已。
所以提醒您很重要的一點~~任何生命經驗發生,如果我們沒有帶著覺知平靜以對,沒有伴隨智慧去正觀它的因緣,我們就會像佛陀說的~~隨自見作虛妄說,也就是隨自己的知見隨便亂說,只是自己編的故事,只是自己對外在的評斷和結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