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佛法藉智慧穿透輪迴

前面一開始就提到轉世和再生,這兩種的根本差異在於一種是有永恆主體的輪迴,一種是只是因緣變易而沒有主體在輪迴,接著我們也談到三種藉由功夫穿梭輪迴,這些都是對於輪迴的不同角度或面向的認識。

佛陀是藉由對自己生命經驗的智慧觀察和實際體証,而發現了輪迴的真相,他也依此教導我們『無我的輪迴』。所以佛法的洞見是用智慧去穿透輪迴,而不是用禪定神通或催眠去穿梭輪迴。不是說穿梭輪迴有什麼不對,只是說穿梭輪迴跟究竟解脫是不相干的,比方很多人喜歡問~~我們來是怎麼來?去是怎麼去?輪迴的過程是怎樣?當中有什麼現象?前生來生怎麼交班?這些你弄得再清楚,跟滅苦是不相干的。

一個人藉由催眠、記憶、神通,憶念起你過去生是誰,是從哪一個界面來輪迴,過程又是怎麼一回事,這樣頂多就只是讓你深信輪迴,一個人藉由催眠、記憶、神通,而知道今生的種種恩怨情仇是由於過去世的哪些發生,這樣也頂多就只是讓你深信因果,佛陀的時代,外道就有宿命通和天眼通,都深信因果輪迴,但是沒有人因此而覺悟。為什麼呢?因為你當下的苦不從過去來,也不會因為你看到過去世的因果輪迴就消失,想要滅苦就要去探索苦當下生起的因緣,不是用神通去看到什麼境界或現象。佛法跟你能看多少、多細、多不思議沒關係,所以即便讓你看到無量劫生死輪迴、因緣業報,再怎麼深信輪迴和因果,但你還是不知道你的苦的真實和因緣。佛陀的智慧,就是正確觀察、正確知道苦樂當下的因緣。

一般人藉由穿梭輪迴,而深信因果輪迴,他知道做壞事會受苦報,所以就比較不會做壞事,而能夠讓自他趨向善美和諧,這當然很好,但是我們都很清楚~~我們都還只是有苦的好人。佛法是穿透輪迴,生起智慧正見,徹底明見當下的因緣業報,所以能破愚痴離斷惡行,所以能夠滅盡我們所有的煩惱,因此你會很清楚~~這樣才是真正沒有苦的人。

什麼是輪迴

從智慧解脫來說,你相不相信三世輪迴不是重點,如果你對當下的生命經驗有真實的觀察理解,你就會清楚知道~~就像一隻蠟燭燃燒然後滅盡,但它的熱度的因緣跟另一隻蠟燭的因緣,就又會有燃燒然後滅盡,每一隻蠟燭在它自己的因緣當中燃燒而後滅盡,沒有任何東西從這隻蠟燭去到另一隻蠟燭,只有那個熱力的因緣跟另一隻蠟燭的因緣,兩個因緣和合而發生燃燒,只是這樣而已。同樣的,我們當下任何的言語行為甚至起個心動個念都是因緣,都在制約你當下的心,陷入貪愛執取當中而受苦,而那個愛取的力量又會像蠟燭的熱力一樣,會跟另一個根境因緣和合而有生命經驗發生,這就是輪迴,是每個當下的輪迴,也是無窮無盡、無邊無際的輪迴。如果你理解這點,你才會真正理解什麼是苦,也才會真正理解我們的生命是受困在甚麼樣的險難裡頭,也才會知道為什麼佛陀不要弟子修神通,因為只要清楚理解我們身心運作的因緣機制,你根本不需要神通去看過去未來才相信輪迴。

其實,一般相信輪迴的人實際上都是相信有主體的輪迴,乃至很多佛教徒雖然口說無我,但他的種種說法或知見實際卻落於這種有主體的輪迴。事實上,佛陀發現一切都是緣生緣滅不斷變易的歷程,所以佛法不承認有靈魂或主體自性的存在,當然也不承認這種輪迴。

大多數人相信生命有個永恆的靈或靈魂,也就是說,認為有一種獨一存在、永恆且不會壞滅的實體,暫寄於這個身心之中,這是由於不知道生命及一切存在的真實本質(無明)而產生的錯誤知見(愚痴),這種錯誤的知見起源於人們希求自己能永恆持續存在的貪愛,就因為這樣的貪愛,讓我們感覺好像有一個自我,然而正是這個『感覺好像有一個我』造成生命不斷輪迴,也正是這個『感覺好像有一個我』造成解脫的根本障礙。許多人不惜任何手段代價想要維持自我的存在,於是,很多宗教也就迎合大眾的欲求,許之以個己永恆持續的存在。然而,這種對永恆持續存在的貪愛勢必會帶來痛苦,我們生命會為了追求永恆存在而陷入永無止盡的苦難當中。

很多人會質疑:如果沒有自性主體或靈魂,那還談什麼來生或未來的存在呢?他們認為一定要有一個永恆的人、我或靈魂從今生去到來生,才能成立輪迴的現象。這是很難穿透的一層迷障,因為任何人只要不如實知見緣起,不了解生命只是在因緣當中的一個發生的歷程,只是變易之流當中的一些不同的經驗或現象而已,沒有永恆的靈魂或主體自性,那麼他就不能了解為什麼靈魂或主體自性是顛倒的錯誤知見,也不能了解人們一生的歷程、因緣業報和輪迴是不必有個靈魂或主體自性在其中來來去去的。

什麼東西引起再生輪迴

好!既然再生不必有個永恆的我或靈魂從這裡轉世到來生,那到底是什麼東西引起再生輪迴呢?這是一般人最想不透,而又一直絞盡腦汁想要想透的問題,佛陀發現是由於我們對生存及生命的貪愛以及過去行為所形成的性向質地(燭火的熱力),這些就是讓我們現世當中就不斷輪迴的當下的因緣,也是這些當下的因緣,會在我們的軀體(蠟燭)敗壞離散之後,又再跟相應於自己性向質地的環境界面因緣和合,並再次驅動愚痴、貪瞋的意念行為(就好像燭火不會引動水燃燒,只會引動相應的乾紙、木頭或燭油,而且再次延續燃燒)。這種由無明、不如實知見而生起的對生存及生命的貪愛,每一個人都有,並且會形成一種業力習氣的因緣,引致我們的再生以及輪迴現象的存在與相續。

無我的輪迴

從我們童年一直到現在,沒有一個我們以為的『從小到大始終不變的我或靈魂』。如果說有什麼不變的,那唯一相同不變的就是~~不斷緣生緣滅、不斷變易的身心現象或生命經驗而已。我們今生從童年一直到現在是如此,從今生到來世的再生其實也一樣只是如此而已。舉個例子來譬喻,蝴蝶與牠成長過程中的蟲卵或毛毛蟲不完全相同,但也不完全不同——只是由蟲卵的身心現象孵化而變易成毛毛蟲的身心現象,然後再蛻變而成為蝴蝶的身心現象,三個只是無盡生命宏流之中的不同階段的因緣所呈顯的不同的身心現象而已,貫穿其間的只是隨著因緣而生,隨著因緣而滅的不斷變化的身心現象,如此而已。

有業報而無作者與受者

從世間理解的角度來說,就像蠟燭燈燈相燃的例子,前一個燭火因為有熱力所以可以引動另一個燭火,但各個燭火都是在各自的因緣當中燃燒滅盡,所以各個燭火彼此不同,可是後一個燭火又是前一個燭火的延續,所以又不能說完全無關,同樣的,小時候的那個人和現在的這個人不完全是同一個人,但也不完全是另一個人,同樣的,今生的這個人和下一世的那個人,也不完全是同一個人,也不完全是另一個人;另外,從更真確的角度來說,輪迴只是無盡生命宏流之中的一個身心現象變易的歷程而已,一般人限於自己有限的知識,很難理解或接受沒有主體也一樣能成立輪迴和因緣業報,這種人佛陀時代就有很多,佛陀也一次又一次的說明:有業報而無作者與受者。其實,無我的輪迴就是輪迴的解脫。

什麼是三世因果

話說回來,雖然在這變易的生命宏流之中沒有一個我或靈魂貫穿其間,不過因緣業報卻是當下歷歷分明的,所以每個人對於自己當下的言行必須負責,同樣的,對於一世又一世之間也是負有道德責任的,這就像一個大人雖然和他童年時的那個小孩不同,然而他必須為童年時所做的種種行為承擔後果,這就是所謂的三世因果。

其實,今生來世是人們依有限的生命及知識而建立的概念,認真說來,沒有所謂今生來世的階段變化,有的只是前一因緣(比如今生最後剎那的因緣)與後一因緣(比如來生第一剎那的因緣)所呈顯的不同的五陰身心現象的一個~~相續變易的無始無終的歷程,只是我們稱它為輪迴而已。

一切都是緣生緣滅的,一切都是因緣當中無常變易的;
只有超越生死的苦惱,才能得到因緣止息的寂靜喜悅。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