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佛教非侵略性

~~修行唯一要改的是『自己』
  
佛教是沒有宗教狂熱、壓制迫害與盲目信仰的。二千五百年的佛教史中,從來沒有以佛陀之名義,流下任何一滴血;也沒有任何一位國王以利劍弘傳佛法,或以尖刀強迫別人改信佛教。

佛陀是歷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偉大的一位傳道者,從古至今,佛法能傳遍整個世界,全在於它純一滿淨的真實內在本質與完善的法義。

佛陀常說:「若沙門、婆羅門於此苦聖諦如實知,此苦集聖諦如實知,此苦滅聖諦如實知,此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當知是沙門、婆羅門,沙門之沙門,婆羅門之婆羅門,於沙門義、婆羅門義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雜阿含352、390經》)

經文是說,任何沙門或婆羅門(即其它異教修行人)如果能夠依正法律修習而對於生命真相得如實知見….. ,那他們這樣就能成為沙門中的沙門、婆羅門中的婆羅門(即所謂成為人上人)!他們雖是沙門或婆羅門,但一樣能夠在沙門或婆羅門之教義中而自知作證,苦滅解脫。

這意思就是說,佛法和世間一切科技、文學、政治、宗教……等等各個領域是和諧而不相衝突的,相反地,它可以引領世間各個領域當中的人們,不因自己內心的認知迷惑及貪愛習氣而迷失方向或走入歧途,使得各個領域都能得到真實的發展而真正的利益人間。

《法句經103偈》佛陀說:
「一個人可以在戰場上戰勝一千次,
 可以在戰場上征服一千人,
 但是那都不算什麼,
 只有征服自心的人才是真正的征服者。」

佛陀從來就不鼓勵用侵略、壓制或屈服別人的方式來弘傳或教導佛法,達摩難陀長老曾說:「佛教是唯一一個不要別人改變生活、信仰或什麼的宗教。」因為我們修學佛法,最難降伏也最應該屈服的是自己內心的迷執及欲貪染習,這才是一個行於聖道者唯一要改變的東西。

5.佛教非盲目的信仰

~~聖道旅途唯一需要~~正念正知與正見

佛教從來就不要學眾盲目信仰,修學佛法是要透過自己的智慧生起信心,發展自己正向善向的動力(五根與五力),而不只是信仰、依賴而已,一個佛教徒對佛陀的信心就像病人對醫生、像學生對老師一樣,全是因為他們能指示我們一條解脫之道。

在南傳《增支部3集66‧葛拉瑪經》中,一群葛拉瑪人向佛陀提出了一個看似平凡無奇,但卻是修學佛道上一個關鍵性的見地的問題。因為他們接觸到很多不同的宗教師,而所有的宗教師都說只有自己的才對,其他人的通通都不對,葛拉瑪人敬重這些宗教導師,但這種種教說卻讓他們覺得很困惑懷疑而感到不安,他們為此前來請教世尊:到底該怎麼來面對這麼多的宗教異說呢?

世尊的回答不只在當時,即使是在今天,也是一樣震撼人心的,是古今宗教歷史上破天荒絕無僅有的。祂的回答不只為葛拉瑪人解開了他們心中長期的困惑,更重要的是,佛陀為他們開啟了一個運用自己的理性智慧來面對宇宙人生的覺悟之道。當然,這也是現代行者在修學佛道之初應當把握的正見。

佛陀告訴葛拉瑪人:「葛拉瑪人啊!你們有疑慮是正常的,你們有迷惑而不信也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面對一件讓人可疑困擾的事情,是自然會產生懷疑迷惑的。」

這段話,換句話說就是:我們不必因為不能信受宗教上的種種權威或導師之教說而感到內心愧咎或不安!任何人用脅迫、恐嚇的語言或方法來控制學眾,那是用心不正,違背了佛陀弘法度迷的慈悲本懷。

佛陀又說:葛拉瑪人!你們聽著:
01.不可因為「常常聽人這麼傳說」就信以為真。(或不實謠言故)
02.不可因為「是大家遵奉的傳統」就信以為真。(或誤謬荒誕故)
03.不可因為「是普遍相信的報告」就信以為真。(或難免疏漏故)
04.不可因為「是有經典作依據的」就信以為真。(所載非無疑故)
05.不可因為「符合於邏輯的理路」就信以為真。(邏輯有時窮故)
06.不可因為「符合於常識的判斷」就信以為真。(常識非真常故)
07.不可因為「符合於類比的推論」就信以為真。(物類各有道故)
08.不可因為「和自己的觀點吻合」就信以為真。(或成見偏見故)
09.不可因為「符合的機率非常高」就信以為真。(或掛萬漏一故)
10.不可因為「是導師或權威所說」就信以為真。(仰慕失理智故)

從佛陀這一段開示當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知道:佛法是絕對理性理智的,是當下真實現實人生的覺悟與解脫之道,絕對不摻雜著迷信或盲目的信仰。覺悟的人生是不活在過去的陰影裡,也不活在未來的遐想中,而是以過去為借鑑、未來為目標而活在當下的真實法流當中,讓自己當下一切身口意的造作都能不重蹈過去覆轍、迎向未來目標且現世安樂解脫,這就是所謂的三世福慧圓滿的人生。

世尊是一位善巧的導師,祂從不強迫別人或要別人盲目接受祂的思想觀念,祂只是幫助並引導人們開發自己的智慧,自己去認清因果現象以及事實真相,自己去發現自己的是非與善惡,從而培育出善美的生命質地,激發出自己轉惡為善的動力。這種啟發式的教導在當時是絕無僅有的,這是佛陀從祂徹底的覺悟中,自然展現出來的無限的智慧與慈悲。

真正的佛教徒不會認為:只要皈依佛陀或信仰佛陀就能得到清淨。佛陀心心念念的叮嚀我們:「當正觀察,住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不異洲、不異依。」一個佛教徒只要能在聖道上精進前行,自己親身去修學,觀察體驗自己的生命經驗,就一定能親証佛法的真理。

諸位善伴黨!行走在這條聖道的旅途上,唯一需要的就是正念正知與正見,而不是單純或盲目的信仰。與您共勉!

6.佛教非偶像崇拜

~~佛陀只要我們一件事~~『真實』!

有一次舍利弗尊者稱讚如來,他說:「我深信無論過去、未來或現在,沒有任何沙門、婆羅門的智慧跟世尊覺悟的智慧相同或更高。」

佛陀說:「你確實知道過去諸佛心中證得的所有殊勝戒德、教法、智慧、光明、解脫、以及祂們所安住的境界是如何,所以才這麼說嗎?」
舍利弗說:「沒有,世尊!」

佛陀說:「那你確實知道未來諸佛心中證得的所有殊勝戒德……所以才這麼說嗎?」
舍利弗說:「也沒有,世尊!」

佛陀說:「那你確實知道現在諸佛心中證得的所有殊勝戒德……所以才這麼說嗎?」
舍利弗說:「這個我也不知道,世尊!」

於是佛陀說:「那你為什麼那麼大膽,敢誇口說:『我深信無論過去、未來或現在,沒有任何沙門、婆羅門的智慧跟世尊覺悟的智慧相同或更高呢?』」(雜阿含498經)

舍利弗尊者稱讚如來不好嗎?很好啊!我們也常聽到說:要稱讚如來。沒錯!這是很好的美德,任何佛弟子都應該如此!但看到《原始聖典》中佛陀的這段話語,真的是讓人更加感動~~感動那平凡中的智慧!

佛陀還不時的一直囑咐弟子:「莫令我異於世人。(雜阿含38經)」你們不要把我弄得跟世間人不一樣啊!意思是,不要把祂給神化了、聖化了!

佛陀啊…佛陀…祂沒有要弟子隨便給他戴高帽子,也不希望弟子把他當神一樣盲目的崇拜,祂,只要我們一件事~~『真實』。

佛陀沒有「信我得永生,不信下地獄」這種教誡,從總是不斷的鼓勵當時的人們要『對自己有信心』,祂從不要人們『對祂有信仰』,並且還屢屢的告訴我們說,祂自己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都只是一個『人』~~一個覺悟的『人』而已。(雜阿含101經)

當然,二千多年來,佛教流傳於各地,由於我們緬懷佛陀的思念之情,而有了菩提樹、塔寺、佛像乃至經典等禮敬的聖物,但我們佛教徒雖然禮敬聖物、憶念佛陀,卻絕不是一個偶像崇拜者。偶像崇拜是把佛陀當成了祈求個人情感、健康、錢財、名位而禮拜的對象;佛教徒禮敬佛像,並不是向祂祈求任何的利益,而是尊敬祂所代表的『正法』以及精神意義。

舍利弗尊者在被佛陀呵斥質問之後,接著說了很重要的一段話,他說:「我雖不能知道過去現在未來諸佛世尊心中的戒德、教法、智慧、光明、解脫是如何,但是我知道諸佛世尊所覺悟的『正法』,而我也依這個『正法』修習而同樣得到成就。所以我深信無論過去、未來或現在,沒有任何沙門、婆羅門的智慧跟世尊覺悟的智慧相同或更高。」佛陀聽了這段如實的回答,於是才對他稱讚嘉許。

所以朋友們!希望您知道,佛陀只是指引我們道路的人,佛像也只是代表偉大導師一生的悲智與教法而已。慈眉善目、安祥微笑的莊嚴聖像,是要讓我們心靈得以寧靜下來,我們在佛像前鞠躬禮敬是要~~提醒自己遵循佛陀崇高的慈悲與智慧,鼓勵自己下定決心依著他教導的正法努力修學~~這才是一個佛陀的弟子應有的正見與正行。

朋友!願您~~正念增上 ‧ 正見增明。

%d 位部落客按了讚: